新聞詳情
高山流水志家國發(fā)表時間:2024-07-07 19:27 高山流水志家國
一、 學習目標 (一)了解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人文音樂,聆聽古琴曲《廣陵散》《流水》體會人文音樂的特點,感受古琴曲的風格特征;從中體會古琴的音色美、意境美,了解古琴音樂淡泊、優(yōu)雅、深邃的音樂風格,以及古代音樂曲風文雅,意境高遠的品質(zhì)特點。 (二)了解古琴的歷史,以及古琴譜、古琴的傳說故事,欣賞由編鐘、塤演奏的音樂片段,知道我國古代音樂的概況。 (三)熟悉《流水》的主題,視唱樂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聆聽古箏曲《漁舟唱晚》的片段,區(qū)別古琴和古箏的音色。 二、重點難點 重點:聆聽古琴曲《廣陵散》《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風格特征;視唱樂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區(qū)別古琴和古箏的音色。 難點:學生對古琴音樂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 三、 教學內(nèi)容安排 (一)本節(jié)課以欣賞《廣陵散》《流水》作為重點內(nèi)容學習,《梅花三弄》、《哀郢》、《漁舟唱晚》為瀏覽性欣賞內(nèi)容。課上教師提供視頻《流水》音響資料,完整欣賞與重點段落聆聽相結合,視唱樂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對《流水》樂曲“起承轉合”結構有初步了解,體會樂曲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二)利用課本教材及教參提供的文字、圖片等資料,教師提供音視頻學習資料,讓學生觀賞古琴的歷史、古琴形制、琴譜、與古琴相關的音樂故事豐富學生的知識。 (三)教師提供教學實物古琴、古箏樂器,讓學生直觀了解古琴這一樂器的形態(tài)、性能、結構、音樂、演奏技法。講解古琴樂器歷史發(fā)展演繹過程。 (四)了解編鐘、塤兩鐘古代樂器。 四、 教學資源建議 (一)充分利用課本教材以及教參提供的文字、圖片、以及豐富的課件資料,教師組織好要精講、可聽、可看的教學資料, (二)讓學生到網(wǎng)上查閱古琴、編鐘、塤的資料,下載制作成課件,課上交流展示。 (三)學校教師提供樂器實物,教師或?qū)W生如有演奏特長可發(fā)揮作用,直觀感受了解樂器特色更好。 五、 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一)重點放在聆聽、感受、體驗音樂上。 (二)拓展學習探究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知道古琴《流水》的音樂,讓學生感知中國古代音樂走向世界的蘊意,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情感。 五、教學過程
六、 教學評價建議 (一)在古琴曲中能夠聽辨出樂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 (二)圍繞本節(jié)課內(nèi)容,積極拓展中國民族音樂的了解。用本節(jié)課作為了解中國民族音樂知識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