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和科技的新結合——現(xiàn)代建筑
教學設計 (一)
設計思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建筑、后現(xiàn)代建筑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獨特的造型外觀,獨特的材料運用、獨特的空間結構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怎樣認識和欣賞現(xiàn)代建筑,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趨向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現(xiàn)代建筑的分析欣賞能力,掌握欣賞現(xiàn)代建筑的基本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現(xiàn)代建筑的認知和欣賞水平。是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和認識中外現(xiàn)代建筑的主要特點和發(fā)展趨向,進一步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
2.通過本課的學習和相關作品的欣賞,培養(yǎng)學生對現(xiàn)代建筑的分析欣賞能力,掌握欣賞現(xiàn)代建筑的基本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3.通過對現(xiàn)代建筑藝術的學習,進一步學生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教學重點:
欣賞具有獨特風格的現(xiàn)代建筑作品,從多角度分析現(xiàn)代建筑藝術的特點。
教學難點:
現(xiàn)代建筑的多元化特征,如何認識現(xiàn)代建筑的多元化發(fā)展趨勢以用對功能和技術的超越。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說明 |
組織教學
| 調試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
| 準備學具
|
|
課題導入 | 導言 當今建筑以其獨特的外觀造型、新奇的設計理念、創(chuàng)造性的材料運用使人耳目一新,請你談一談你身邊的建筑有哪些新的變化,哪一座現(xiàn)代建筑給你留下了比校深刻的印象。
|
| 創(chuàng)設情境,以談談話方式導入新課。 |
講述新課
討論分析
| 打開課件: 出示本節(jié)課教學流程暨教學要點: 現(xiàn)代建筑的特點 建筑大師與普利茲克建筑獎 北京現(xiàn)代建筑 摩天大樓
一、現(xiàn)代建筑的特點 對比古今建筑,從建筑造型、空間結構、建筑用材、功能等方面說一說現(xiàn)代建筑有哪些特點。
二、建筑大師與普利茲克建筑獎 Pritzker建筑獎由凱悅基金會在1979年設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師,表彰其在建筑設計中所表現(xiàn)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責任感的優(yōu)秀品質,以及通過建筑藝術對建筑環(huán)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貢獻。 Pritzker建筑獎在許多程序上以及獎金方面參照了諾貝爾獎。 歷屆普利茲克獎獲獎者名單
1979年菲利普·約翰遜(美國) 1980年劉易斯·巴拉干(墨西哥) 1981年詹姆士·斯特林(英國) 1982年凱文·羅奇(美國) 1983年貝聿銘(美國) 1984年理查德·邁耶(美國) 1985年漢斯·霍萊因(奧地利) 1986年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國) 1987年丹下健三(日本) 1988年戈登·邦夏(美國)賀奧斯卡·尼邁耶(巴西) 1989年弗蘭克·蓋瑞(美國) 1990年阿爾多·羅西(意大利) 1991年羅伯特·文丘里(美國) 1992年阿爾巴多·西薩(葡萄牙) 1993年稹文彥(日本) 1994年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法國) 1995年安藤忠雄(日本) 1996年喬斯·拉法爾·莫尼歐(西班牙) 1997年斯維勒·費恩(挪威) 1998年倫佐·皮亞諾(意大利) 1999年諾曼·福斯特(英國) 2000年雷姆·庫哈斯(荷蘭) 2001年雅克·赫爾佐格(瑞士)和皮埃爾·德·梅?。ㄈ鹗浚?/span> 2002年格倫·馬庫特(澳大利亞) 2003年約翰·伍重(丹麥) 2004年扎哈·哈迪德(英國) 2005年湯姆·梅恩(美國)
重點介紹幾名普利茲克建筑獎的獲獎建筑大師
·貝聿銘 2003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者 美國籍,著名建筑學家,當前世界成就最高、最負盛譽的建筑大師之一。 1996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建筑大師貝聿銘代表作品:
·肯尼迪總統(tǒng)圖書館 ·盧浮宮金字塔 ·舊金山公共圖書館 ·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埃佛森美術館 ·日本美秀博物館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 ·香山飯店 ·梅爾森音樂廳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 ·搖滾音樂殿堂 ·賈維茲中心 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思想: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維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須對自己說,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對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誰。
·約翰·伍重 Jorn Utzon 1918年出生于丹麥 2003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者 播放課件: 欣賞和了解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 分析此建筑造型與環(huán)境巧妙的融合為一體
·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1935年出生在曼徹斯特 1999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者
三、2007年北京三大建筑 ·“鳥巢”的主設計師 2001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 赫爾佐格(瑞士) 德梅隆(瑞士)
·中國國家大劇院 保羅-安德魯 法國著名設計師
請問同學們你如何看待中國大劇院與環(huán)境的關系?
·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總部 雷姆·庫哈斯 1944年出生于荷蘭鹿特丹 2000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者
四、摩天大樓
欣賞世界最高的人文景觀——摩天大樓,擴展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五、課堂小結: 1.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談談你對現(xiàn)代建筑藝術的認識和看法。 2.小結本課的學習要點。
|
欣賞課件中現(xiàn)代建筑的空間結構與造型美
高中學生知道貝聿銘的應該不少,可以讓熟悉和了解貝聿銘的同學來講講貝聿銘其人及其代表作品。
以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與中國大劇院作對比,讓學生分析討論建筑與環(huán)境的關系。
欣賞諾曼·福斯特的建筑作品,感受現(xiàn)代建筑的氣勢與魅力。
欣賞課件中“鳥巢”的圖片,從體育場館的功能角度分析“鳥巢”的主體造型。
學生談自己的看法與感受
|
了解普利茲克建筑大獎,有助于學生全面認識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豐富高中學生的知識結構。
了解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思想,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
中國大劇院因其地理位置而廣遭質疑,埃菲爾鐵塔也曾因其構架引來不少噓聲。如何看待和理解現(xiàn)代建筑,學生可以各抒己見。
傾斜的本身更多的是考慮建筑的外觀而非功能,這就是現(xiàn)代建筑。
可以請一兩位對此知識點熟悉的同學來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