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數字貨幣是怎么回事?發(fā)表時間:2021-07-17 15:10 數字貨幣開啟內測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日前透露,當前網傳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fā)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但并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fā)行。當前階段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而據媒體報道,5月開始,蘇州市相城區(qū)各區(qū)級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部分人員工資中交通補貼的50%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fā)放。 數字貨幣開啟了內測,大家的好奇心已然勾起,一連串問題也接踵而至:什么是數字貨幣?有什么好處?如何發(fā)行使用?會完全取代紙幣嗎?會不會取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數字貨幣是什么? 簡單來說,央行數字貨幣是紙鈔的數字化替代。它有一個英文名: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 “數字貨幣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tài)是數字化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說。 換句話說,把央行發(fā)行的數字貨幣看作數字化的人民幣現金就很好理解數字貨幣的概念了。 央行行長易綱2019年曾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將來中國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的目標是替代一部分M0(流通中現金),而并非去替代狹義貨幣M1(流通中現金+企業(yè)活期存款)或廣義貨幣M2(流通中現金+企業(yè)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它存款)。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中新網記者說,數字貨幣能像紙鈔一樣流通,它的定位就是現金的替代,跟現金一樣是法幣,有國家信用背書,具有無限法償性,任何人都不能拒絕接受。 數字貨幣有多牛? 穆長春曾描繪這樣的使用場景: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DC/EP的數字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里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 而且,在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的。不像現在用微信也好、支付寶也好,都要綁定一張銀行卡,但DC/EP不需要。 穆長春說,除非你要往數字錢包充錢,或者你想從數字錢包里取錢出來去理財,除此之外,用戶與用戶之間的相互轉賬是不需要進行賬戶的綁定的。這就意味著,DC/EP能像紙鈔一樣流通。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數字貨幣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收支雙方都離線,也能進行支付。只要手機有電,哪怕整個網絡都斷了也可以實現支付。這一點確實比微信支付、支付寶更有優(yōu)勢。 另外,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可控匿名,也就是說能滿足匿名支付的需求。只要你不犯罪,可以用來進行一些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消費。而支付寶、微信支付是跟傳統(tǒng)銀行賬戶體系緊緊綁定的,都是實名支付,滿足不了匿名的需求。 如何發(fā)行使用? 據了解,數字貨幣采取跟現鈔一樣的“雙層運營”投放方式——人民銀行對商業(yè)銀行,商業(yè)銀行或商業(yè)機構對公眾。并不會直接對公眾發(fā)行數字貨幣。 易綱曾解釋說,“我們數字貨幣將來的框架是中央銀行和商業(yè)銀行雙層運行體系,不改變現在的貨幣投放路徑和體系,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市場的積極性。 穆長春指出,數字貨幣的兌換依然會保持這種結構:商業(yè)銀行在中央銀行開戶,按照百分之百全額繳納準備金,個人和企業(yè)通過商業(yè)銀行或商業(yè)機構開立數字錢包。 那么對于用戶來說,其實也不需要跑到商業(yè)銀行去,只要下載一個App,注冊一下,這個錢包就可以使用了,比如接收別人的付款,再比如你要兌換數字貨幣,那么只要用你的銀行卡進行兌換就行了。 會完全取代紙幣嗎? 穆長春介紹,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要從M0入手,也就是說,要從數字化貨幣替代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入手,并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幣。在商業(yè)銀行賬戶里的余額,實際上已經是以數字化形態(tài)存在了,沒有必要再進行替換。 董希淼認為,數字貨幣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金。至少從目前來看,還存在一些技術上的限制。另外,由于用戶習慣不同,不是所有人都習慣這種支付方式。比如一些年紀大的人可能就不接受數字貨幣。但數字貨幣如果正式推出,對銀行或商戶來說,就不能拒絕用戶使用。 趙錫軍表示,數字貨幣取代紙幣面臨兩個約束,一是使用者是否愿意用,二是技術條件能否滿足,因為交易支付的速度受制于技術,當交易數量突破一定限制,可能會引起故障、宕機、軟件崩潰。 會沖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嗎? “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 “我用數字貨幣!” 未來這種場景可能會成為現實。 董希淼指出,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只是一種支付方式,數字貨幣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能夠相提并論的。從用戶視角看,央行數字貨幣使用范圍更廣,具有無限法償性,具有強制性,而其他支付手段并沒有這個功能。 “具體來說,機構或個人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沒有問題。但拒絕用戶使用現金或數字貨幣付款就是違法的。”董希淼指出,也許會出現一種可能,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人越來越多,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人越來越少。 趙錫軍表示,數字貨幣推出后,由于其可以離線支付、安全性更高、使用范圍更廣,而且不用綁定銀行賬戶,實現可控匿名,預計雙方的使用規(guī)模可能會此消彼長。 會不會引發(fā)通貨膨脹? 數字貨幣發(fā)行成本較低,會不會超發(fā)引發(fā)通貨膨脹?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徐遠:新的數字貨幣和我們以前的紙幣是一比一兌換的,現在商業(yè)銀行要獲得數字貨幣,必須拿以前的貨幣來換,并不增加總量,這是第一步,試點的時候并不增加總量。 也就是說,假設現在流通的貨幣是100元,央行數字貨幣將等價替換掉這100元。 央行表示,考慮到前期數字貨幣僅限于試點,短期內不會大量發(fā)行和全面推廣,貨幣流通速度也將保持正常水平。
央行重磅通知! “銀行卡”時代或將終結, 這次改變關乎每個人 銀行卡的普及時存折成為上一代的記憶。現在,該對銀行卡說再見了。最近,中央銀行在發(fā)行數字貨幣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據了解,央行推廣的基于區(qū)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經過成功測試,這意味著中國央行將成為全球首家發(fā)行數字貨幣并開發(fā)實際應用的央行。 數字貨幣是數字化的人民幣現金,或“電子人民幣”。它具有與紙幣和硬幣相同的功能和特性,但具有面額和數量。唯一的區(qū)別是數字貨幣的形式已被數字化。沒有真正的東西,它是數字設備中存儲的數字。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實施后,官方將發(fā)行數字貨幣錢包APP。將來,我們每個人都將擁有自己的數字貨幣錢包,可以存儲數字貨幣。 許多人可能會想到“虛擬貨幣”,甚至是“比特幣”等等。實際上,中央銀行這次發(fā)行的數字貨幣實際上是數字人民幣,或“電子版人民幣”。這是央行推出的,直接由央行做后盾;并非類似支付寶和微信,背后的都是商業(yè)銀行做后盾,商業(yè)銀行是有破產倒閉的可能性,安全相對較低。支付方便,只要你手機有電,就可進行支付。 支付寶、微信支付和手機銀行等其實都是電子貨幣,并不是數字貨幣。這些都是基于電子賬戶實現的支付方式,本質上只是一種現有法定貨幣的信息化過程,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貨,因此,很多人說,微信和支付寶會“消失”嗎?當然,這里“消失”并不意味著微信和支付寶將消失,而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是否將被數字貨幣取代。
文章分類:
政治-教學資源
|